欢迎访问黄山市信达丝线有限公司

徽州历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山南北 > 徽州历史

客户服务热线
0559 - 5521022
春雨润西递 逢春更生机
发布时间:2018-03-22   阅读次数:1524次  

 

春雨润西递 逢春更生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初晃风采,以明清徽派建筑群著称的西递古民居,被外界同仁志士们关注,大批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进入西递参观考察,这山村里的古色古香的古民居深得他们的喜爱、认可和赞同。

  人们对生活素质的向往有了明显的转变,贫困年代已渐离去,新的需求也起了不同的变化。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二日,以中、日旅行社长武藤贞雄为首的日本、美国和香港组成的线路考察团来西递参观考察,为日后更多的外国友人来西递旅游参观打前站,探索旅游发展之路。有了新的认识,更开注重古民居的重要性和整体性,将古民居的核心区建筑和周边的生态环境溶于一体,提出建议,也引起了县、乡、村三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运动不断,人们刚从文化大革命运动要文斗、不要武斗,到祖国山河一片红的思维中解脱出来,迎来的又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要斗私批修,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新形势,西递村各生产队男女老幼齐上阵,大修小水库、大山塘、扩大面积、改坦建水田的热潮中,虽说做了大量的新生事物,但效益呢?可想而知“出工没收入”。西递人只能寻找副业收来弥补农业上的支出,也就是当时时兴的一句话:“农业损失副业补”,做什么副业呢?西递人别无他路,只有烧石灰,大队里烧煤灰,生产队里烧柴禾。“石头烧石灰”演变成解脱贫困的一条必经之路,总觉得西递人不烧石灰就难以生存,赖为主要的副业。烧石灰必须要砍邀窑柴,虽说西递16000亩山场不算少,由于在这段时期里,窑柴的轮番砍伐,使全村的整片山场千疮百孔,光山无茅,就是少有的一些松树,也是树稍上几枝松桠在大风下摇摆不宁,半活不死的。西递人当时烧饭的柴火,都要到邻村(善禾、西坑、小岭坑、小坞、艾丰)山场上去砍,经常因砍柴与邻村人发生冲突,纠纷不断。山里有亲戚好友的,寻找关系到他们队里(阜川、桐坑、石盂、鲍家塔)山场上去砍。

  1985年寒冬腊月,东源乡政府的会议室里聚集着县、乡、村一批领导和对林业有作为的专家们,就西递沿公路两旁的山场绿化一事展开急速补救措施的讨论。

  时任县委书记的张奇涛率林业部门亲自参加会议,研究与探讨解决旅游观光团参加古民居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第一要事就是如何面对这以前山场过度乱砍滥伐和已经光秃秃的荒山,必须尽快绿化,解决燃眉之急。

  张书记语重心长的剖析西递山场的主要原因,认为沿途进入西递公路两旁山场的一片残景,也西递恢宏的古民居和精湛的徽文化格格不入,留下的创伤要与会的同志们同心协力的办好这件大事,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为先,在保护中发展旅游产业。

  采取急速的补救,就是绿化荒山:一、调查山场土质;二、栽植什么样的树为佳;三、发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投入植树造林;四、发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要大家出谋献策,以较快的速度将从石山进坞——叶村小坞之间的西递沿公路两旁的8000亩山场尽快绿起来——谈何容易。

  身为黟县的第一把手,又是安徽林业大学的毕业生,更是心急如焚,提出方案:一、利用今冬明春的冬闲时间,迅速发动广大村民拨山挖洞;二、树种的安排和调运要尽快联系;三、资金抗口、人力不足如何解决;四、栽下的树苗后勤管理,一一摆在参会人员的身上和脑子里,全场寂静。于会人员深知领导的意图和责任的重大。

  参加会议的东源乡林业站站长叶季青(曾在安林大当过教师)向县委书记提出建议,张书记谦虚让说,叶站长深入浅出的道出一翻情理,若要这片8000亩山场较快的绿起来,又在近期初见成效,靠栽树速成绿荫,均难行。指出:大范围的栽树,若遇夏天久晴无雨、气候干燥、天气炎热,树苗的成活率极低,还加速荒山上的茅草急速疯长,不但影响树苗生长,还会把刚成活的幼苗闭死,管理十分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对西递山场情有独衷的他认为,使这片山场尽快的初见成效,只有死封,把沿公路两旁的山场执行封山育林,五年内不准任何人上山砍柴,集体单位不准烧石灰,不准烧砖瓦,让山场上的乔灌大小树苗有生长空间。

  会议讨论热烈,最终一致同意死封严守达成决议。

  前五年的封山育林经费,由黟县财政部门每年拨款8000元,作为看山人员工资和有关封山育林方面的劳务支出,专款专用。

  1986年初春,乡政府领导在西递两委会上传达县委指示精神,叶季青站长召开西递村主要干部会议,要大家认真把持好西递沿途公路两旁的山场,为西递开辟旅游业作出努力。

经村两委决定,19863月成立领导组和看山护林员责任人,在石山进坞上坡石头亭下坡路弯明显地段立青山育林广告牌一座,长5m,高3.6m,告之意图,让众人谅解,给予支持。责任人逐一上墙,领导组由唐茂林、查春九、王家平、查永兴、唐国强、黄炳光、胡元尉、胡三其八人组成,并选派积极胜任的查邦全、冯福海、陈顺兰、唐国平、查丽玉、吴连九等,担任护林员分片划段,晴雨不分,天天出勤、巡山。

那时柴火紧张,竟管封山甚严,但偷砍偷伐的人还有,有从石山进坞的,有从长演岭下山的,有从叶村过来的,有从善禾过来的,一看稍有长势的林山,趁虚而入。从以前是西递人偷砍邻村的柴火,变成邻村的人偷砍西递村山场的柴火。

当时护林人员虽然有些过火,发现板车轮在山脚沟里的放气嘴,发现担柴杆的剁掉,发现捆柴绳的崭断……。有人认为:山上只有几棵像活又像死的松树养着有什么用,就是刚刚生长出来的小树苗,最粗的也不过是铅笔粗,更何况细毛柴养成小树,变成大树,不知要何年哪月。冷言也罢,奉承也罢,不听劝说的,还有死抗的……总之,高低不让人上山砍柴,稍有苗头,解决在萌芽前,巡山护林员难以解决的,及时报告给领导组巡山人员,特殊情况,领导组人员齐上解决矛盾,不达到目的不收兵。

西递村两委一手抓封山育林,另一方面与东源供销社成立煤饼厂供应煤饼,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抓旅游产业,19869月起步,成立旅游景点管理处,村委会贷款1.2万元,维修景点,整修石板路,治理河溪,实行封山育林与整治村容村貌相结合,聘请村里有文化的热心老人担任义务导游员和宣传员。西递是黟县第一个开发的旅游景区,开创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先河。

西递村队里召开的大会、小会,必提出封山育林和古民居防火一事,提示村民认真保住这青山绿水和祖上传下来的文化遗产。

五年的死封严守,不同树种的乔灌木小树长满山场,初见成效。

但山场上的茅草生长也很猛热,有的林苗密疏不匀,县领导看到西递山场上一片春意,很是高兴,为使山场更好地得到保护,县财政在第二个五年里,每年再拨款4000元作经费,拿来用于间伐去草,疏理灌木,提林抚育。

1995年9月,西递村两委决定将村民从1989年至1995年期间清淤溪滩塘堀的工资报酬100300元,用来购买煤气灶、液化气配发给村民,更使西递的封山育林进一步提升。措施得力,工作踏实,硕果累累。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日享有“桃花源里人家”美誉的西递村12.47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1300人,森林面积1081公顷,绿化覆盖率达85%以上。

“溪水清澈沿村淌,明清古居伴两旁;再现新景色,封山育林绿长廊”。

在《西递古村落保护条例》中,将西递划为遗产核心区和遗产缓冲区。遗产核心区重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美名,不给丝毫有损形象的事情发生。遗产缓冲区要保护好种植地(农田、茶园、竹山、菜地等),河流和自然山水景观与古村落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严格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绿色质量提升,坚持走绿色生态保护加绿色生态发展的道路,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将山冲田的退耕还林树木也养护成林。

为使生态保护形成长效机制,成立一支5人组成的护林队伍,全天候在林山场地进行执勤,使西递四周的封山育林场得到更好的保护。

冬季草木加速枯萎,林木易燃迅速,西递村在每年森林防火期,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与镇联村干部形成三级网络,挨家挨户宣传森林防火,第一时间签订责任状,由于多年的常抓不懈,西递村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树木病虫害防治率100%。山林整齐美观,郁郁葱葱,“让绿山、翠水、景秀”进一步凸显,境内生态环境十分优越。

山场保护、护林员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管”。

2010年,西递投资300万元,对西递停车场区域进行生态美化,种植了包括香樟、桂花、银杏、乌桕等15个品种的树木,打造了真正的“花园式”停车场。

近年来,西递村累计投了3.36亿元,逐步完善各项基础服务措施,打造株林下200亩苗木基地。以独特的古村落资源,还原部分文化和历史风光。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

特别是古民居的建筑古朴典雅、风姿绰约、气势恢宏,加上历史文化遗产积淀深厚的古村落生态人文价值的保护与传承,更注重了现代文明和历史传统的有机配合,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的建设,增添和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弹指一挥间,从三十多年前给西递古局面旅游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逐一得到妥善的解决。现在的西递村,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繁荣,产业兴旺,村民生活富裕。

沿途两旁8000亩的绿色长廊,林木覆盖,树拥成荫,生态旅游生面盎然,国家级登山健步绿化步道,林相异,季相分明,主要植被乔灌木的生态树种枝繁叶茂。

“春季林丛山花烂漫,夏季满山青绿茂盛,秋季枫叶金黄流丹,冬季疏林清爽如画”,沿218线金项链,西递群山点缀,一副和谐静美的乡村画卷展示在世人的眼前。

西递村封山育林的初衷与渐进,衬托了西递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西递的知名度也逐步提升,先后荣获“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5A级景区”、“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名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世界级、国家级殊荣。

 

 

                撰稿人:(西递)王家平

                 2018年3